top of page

第二篇|

蚵學革命-環保蚵棚新曙光

為了改善汙染問題與蚵農生計,避免食安問題再次上演,臺南市政府預計在今年10月1日起全面禁止使用「未包覆」的保麗龍浮具;許多研究團隊也投入研發新型蚵架,企圖改變傳統產業的生態問題。然而,新式浮具與蚵架也許能改善現有汙染,但其是否帶來潛藏危機,或造成蚵農負擔等仍有待評估。

多樣化的替代浮具,仍不敵保麗龍方便好用

除了保麗龍覆網外,長期重視蚵農權益的台南牡蠣養殖協會陳俊安理事長指出,政府有提供6種替代浮具,包括:包覆型、材質改變、外表包覆其他材料的等,但是蚵農試用過都覺得都不可行,有的浮力不夠、有的表面太光滑,而有覆網的保麗龍則比較脆弱,在使用上有很多困難。

 

蚵農黃琴隆提到,之前曾經使用過保麗龍以外的替代浮具,但使用起來比較沒有浮力,無法有效支撐蚵棚。而且還會吸水,相較之下,替代浮具並沒有保麗龍好用。因此,他認為市政府應多聽蚵農的想法,而不是一味找廠商合作研發新的浮具。

IMG_3233.JPG

替代浮具之一/攝影:吳宜澄

蚵架、固定、浮具三個問題一次解決的新發明

近年政府與學術單位積極研發各式新型浮具與蚵棚,希望能改善養蚵產業造成的環境問題。然而,陳俊安認為,應重新思考蚵架的結構,從巨觀的角度看待問題。如此一來,不僅能夠省下每年處理廢棄蚵架的費用,還可以減低蚵農負擔,甚至進一步導入循環經濟的概念。

 

因此,陳俊安與臺南市牡蠣產業協會的成員們一同研發新式蚵架;同時也將浮具與蚵架固定問題納入考量。他表示,竹子是天然的東西,材質容易參差不齊。所以他們選擇用可分解的塑膠PVC(聚氯乙烯)與HTPE(高密度聚乙烯)製成的軟管取代,既環保又可以規格化。

IMG_3037.JPG

牡蠣產業協會改良式蚵棚/攝影:吳宜澄

另外,此種蚵架會再搭配同樣是PVC、HTPE材質的硬質浮具,以及模組式綁件。企圖用整體性的規劃,一併解決蚵架、浮具、固定的問題。目前已經進入實測階段,未來希望與政府合作,將新型蚵架帶入養蚵產業。

新發明的關鍵—惡劣海況下能夠保存整個蚵架

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副研究員張引與其研究團隊也有投入新蚵架研究。他表示,能夠在惡劣海況下,保存整個蚵架,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張引和其研究團隊將原有蚵架加入防撞浮具、浮力調節槽、浮具固定栓等元素。當海象不穩時,蚵架可以沉入海底避難,海流平穩後再浮出。

同時,有浮力槽可以自由調整蚵架上升與下降,所以採收時也能像檢葡萄一樣方便,節省人力。更可以有效減少扁蟲問題,因為扁蟲可以在一個晚上吃掉蚵架上百分之四十的牡蠣,以往蚵農都是用日曬的方式殺死扁蟲。

 

然而,張引的改良式蚵棚採用的設備費用相當昂貴,一棚約需新台幣12萬元,約是現在蚵架成本的12倍,一般蚵農無法負擔。

 

此外,臺南市社區大學研究員晁瑞光也有提出新型蚵架的構想。他認為可以用兩個一噸的錨將蚵架固定住。並在牡蠣收成之後,剪斷蚵架與錨的連結,讓蚵架沉入海中。隨著時間長了,生物附著越來越多、竹子會逐漸爛掉,變成生態豐富的場域。

蚵棚比較字大.png

新型蚵棚示意圖/張引提供

新型蚵架比較圖/製圖:蔡宜家

盼透過政府補助、企業認養,分擔蚵農養蚵成本

環保浮具成本高昂,蚵農普遍無法負擔,積極推動環保養殖的臺南社區大學研究員晁瑞光則針對環保浮具成本太高的問題,提出建議方案,包括:開專戶認養,像是假設一個浮球300元,開放讓企業開放認養等,不僅可以減少蚵農成本,同時也能提升企業形象。

 

對此台南牡蠣養殖協會則回應,如果能找到企業來做企業認養非常好,養殖協會很願意配合合作,蚵農也會相當感激。南市區漁會秘書吳真利則說,現在有研究單位在做EPP可發泡聚丙烯浮具相關的東西,但是長期的浮具認養計畫需要非常多的金額,在沒有盈利的情況下,很難有企業願意去做。

 

吳真利建議,政府可以用補助方式,幫助蚵農度過轉型陣痛期,像是在初期補助一半浮具成本,第二年補助一顆300元,第三年100元,用逐步遞減的補助方式,讓漁民習慣使用環保浮具。

 

此外,陳俊安也表示,台南市政府針對蚵架補助問題,曾提出由地方補助1/3、中央補助1/3、蚵農自行負擔1/3的方案。但他認為還是要看1/3的價錢是多少,也許連自行負擔的1/3價錢都遠高於蚵農傳統養蚵的成本。

 

黃琴隆表示,傳統蚵架一棚成本約為10,000元,搭建過程耗費人力與金錢,加上蚵架處理費,利潤所剩無幾。因此,如果有符合養蚵需求的新型蚵架與浮具,再搭配上政府補助,很願意改變。

新發明潛藏新的環境衝擊?漁管所:回收與法律規範尚未完備

改良後的蚵架與浮具,看似為傳統蚵產業的環境爭議帶來一道曙光,然而其背後可能衍生其他民眾未曾想過的問題。

 

蔡尚航表示,新型蚵架也許能夠抵抗不穩定的海流,但任何東西都有壞掉的風險。原有蚵棚材料大多是天然的,但新型蚵架的材質,回收後要如何處理,都還有待商榷,而且蚵農目前也沒有能力處理新型蚵棚的回收問題。

 

另外,若是採用晁瑞光所提出的生態浮島式蚵棚,如何將重達兩噸的錨運送至海上指定地點也是個考驗。

 

此外,倘若改良式蚵棚,能夠抵抗颱風的強烈海流與風雨,難道真的可以為了單一或少數廠商改變現有的禁養法律嗎?總而言之,新型蚵架是否確實有取代傳統蚵架的必要,還有很多面向需要考慮。

 

再加上,近年氣候變遷,風向、海流相當不穩定,有時十一月、十二月也會有颱風,更為蚵架安全帶來許多無法預知的因素。

 

當傳統蚵架問題,遇上結合科技的新發明,能否順利解套,改善蚵農生計、營造永續生態環境,仍需要政府、環保團體、蚵農各方面一同探討。

觀看​其他系列報導

IMG_3111.JPG
IMG_3226.JPG
bottom of page